我国轻工业也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提出“三步走”战略。即从2015年起,力争在第一个十年进入世界轻工强国之列;第二个十年要进入世界轻工强国的中位;第三个十年即2045年,进入世界轻工强国的领先地位,最终要在建国一百周年成为轻工业制造强国。
8月5日,工信部发布《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导我国由“轻工大国”向“轻工强国”转变。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和支撑,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新活跃, 带来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创新为我国轻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工信部预计,轻工业在“十三五”期间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6%~7%。
“相比‘十二五’,轻工业‘十三五’工业增加值增速调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王世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这不仅与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有关,也与轻工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有关,需努力推动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王世成表示,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的分三个十年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我国轻工业也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提出“三步走”战略。
轻工业尚存五大问题
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统计,2015年轻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8.2万亿元,实现利润2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3.14万亿元、实现利润1.49万亿元。全行业出口5982.39亿美元。“十二五”期间轻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出口额分别增长74.95%、101.16%和68.3%,年均增长分别为11.84%、15%和10.97%,均高于全国工业增速,利润增速尤为突出。
尽管如此,《规划》坦承,我国轻工业还存在五大突出问题。首先是,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品种、品质、品牌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不能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其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