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机床、秦川机床、华中数控三大机床公司齐发半年度业绩亏损预告,显示“行业面临较大压力,下游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成为其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券商、上市公司和外资机床公司认为,目前全球机床产业仍处于低谷,尚未出现明显的行业回暖迹象;而国内机床产业呈现出产业处于仿制阶段、关键核心技术空心化、深陷中低端市场泥淖三大特征。中低端去产能、高端替代进口、进入机床消费市场,被认为是国内机床产业突围的关键路径。
半年度业绩普遍预亏
7月14日,沈阳机床发布2016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6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亿-5亿元,较2015年度同期亏损显著增加。当天,秦川机床和华中数控亦发布业绩亏损预告。其中,华中数控较去年同期亏损继续加剧,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286万元-3786万元;秦川机床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400万-5800万元,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
行业下游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成为这些公司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沈阳机床称:“报告期内,行业面临较大压力,下游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秦川机床则解释称:“虽然上半年行业市场需求呈现短期回暖趋势,但仍处于低位运行”;华中数控表示,公司2016年半年度业绩相比于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为报告期按期确认的政府补助收入减少。
全球机床产业仍处于行业低谷,业内普遍认为行业回暖迹象尚未出现。“我们很久没有详细关注机床产业了,也很久没有撰写研报了。”国元证券军工机械分析师表示,行业下游采购需求疲弱,看不到行业翻转的迹象。发那科数控应用工程师徐海涛则认为,虽然今年上半年机床市场有短暂回暖,但发那科预计下半年走势会再度回落,目前还没有看到产业大环境回暖的明显迹象。
行业尚处于仿制阶段
业绩普亏的背后是中国机床产业大而不强的现实。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机床产业呈现3大显著特征,即产业处于仿制阶段、关键核心技术空心化、深陷中低端市场泥淖。
某机床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认为,中国机床行业整体尚处于仿制阶段,大多数产品仍是一般机床或者中低端数控机床,高档数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