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实施推进“中国制造2025”“6+1”专项行动的总体要求,工信部今年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并于近日确定并公布了2016年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63个项目覆盖了45个行业,分布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5种智能制造新模式,体现了广泛的行业、区域覆盖面和较强的试点示范价值。对于本年度项目遴选情况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工信部装备司司长李东日前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时做了权威解读。
项目遴选凸显智能化水平
中国工业报: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是如何遴选出来的?与往年相比,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行业分布及区域覆盖上有哪些特点?
李东:按照今年3月发布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总体部署,要遴选确定6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今年4月,我们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编制了“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作为项目遴选的主要依据。5月初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由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推荐试点示范项目。6月份工信部相关司局联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着重评价项目先进性、实施现状、持续提升计划、示范作用、行业地位等,并综合考虑行业分布、区域分布、试点示范模式构成等因素。评审结果经部内审议通过,并按要求向社会公示后,最终确定了本年度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今年的全国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均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并体现了广泛的行业和区域覆盖面。从地区分布来看,这63个项目分布在25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从行业分布来看,共覆盖了45个行业;涉及“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的项目有25个,其他制造业38个;从试点示范模式来看,流程型智能制造23项,离散型智能制造31项,网络协同制造4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6项,远程运维服务8项;从企业性质来看,中央企业11项,地方国企17项,其他类型企业35项。
去年实施效果超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