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举行的“2016西门子工业论坛”展览区,一款智能的库卡机器人在西门子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下,灵活地拾起了桌面上的银色袖珍激光笔。“这是我们与西门子联合开发的产品,简易便捷的操作随时让它抓取任何物品。”展会现场的库卡驻场工程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图为使用了西门子PLC的库卡机器人图为使用了西门子PLC的库卡机器人
“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双重技术战略路线让工业机器人被市场渐渐接受并认同,企业不仅可以借助它们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也轻而易举地将工业流水线改造得更“聪明”。不过,全球机器人市场依然被ABB、库卡、安川和发那科等传统“四大家族”牢牢占据,国产制造商想要弯道超车并不容易。
六轴机器人是海外公司“标配”
作为全球机器人的引领者,“四大家族”多年来都是行业风向标,收入也远超其他同行。2015年,库卡公司营收29.66亿欧元,其中机器人业务占9.01亿欧元,息税前利润(EBIT) 1.36亿欧元,机器人带来了1亿欧元之多;发那科的营收为60.81亿美元,净收入17.30亿美元;至今只发布了2014年数据的安川公司营收也高达39.63亿美元,利润3.02亿美元,ABB的机器人业务同样持续上升。而在国内,较知名的机器人上市公司如机器人(300024.SZ)、华昌达(300278.SZ)及新时达(002527.SZ)等,去年同期收入在15亿元~18亿元之间,利润均未过5亿元,与“四大家族”在收益上就有着不小的差距。
第一财经记者也发现,以工业机器人的转轴数这一点为例,就可看出彼此的不同。转轴数基本决定了灵活度,转轴越多占用的空间也越小,因此更多角度的工作能轻松实现。但转轴多也意味着机器人的承重相对减小,研发制作难度也越大。安川公司曾在上周举行的上海机器人展中拿出了15轴医用机器人、6轴定点机器人。在医药行业的实验过程中需无菌、恒温、恒湿条件,有些实验还涉及放射性材料和有毒气体,这种情况下用机器人做实验更为安全高效。而15轴机器人就拥有两个7轴臂,编程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