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工业经济开局良好,突出表现为增速平稳、效益提升、结构改善的运行特征,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动力转换中保持了平稳发展。在传统行业增速放缓,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增速明显回落、产量同比下降的同时,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实属不易——

今年1至4月,我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方面表现为工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过剩产能的化解、成本费用的降低、企业效益的好转;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的快速增长,显现出新动能、新引擎的增长潜力和推动作用,从而使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动力转换中保持了平稳发展。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表现出总体平稳、波动向好的态势。考虑到3、4月份工作日增、减的影响,平稳的特征更加明显。其中,1至4月份制造业同比增长6.6%,与2015年三季度6.7%、四季度7%的增速相比也保持了基本稳定,工业经济总体开局平稳。
从历史数据来看,实现这一平稳开局实属不易。近几年,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幅度较大,2014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较2013年回落1.4个百分点,2015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较2014年回落2.2个百分点,而今年1至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5.8%,仅比2015年回落0.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明显收窄。去年以来,工业月度增速在6%左右波动,阶段性筑底企稳的迹象开始显现。
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支撑了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增长。2016年1至4月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乙烯产量同比增长11.2%,初级形态的塑料增长9.8%,精甲醇增长9.1%,食品制造机械增长19.5%,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增长18.8%,电力电缆增长12.4%。
工业产品保持增长的产品数量增加,也体现出工业经济趋稳因素在增强。2015年、2016年统计的567种主要工业产品实物产量中,2015年同比增长的产品数量为286种,占50.4%,2016年1至4月份同比增长的产品数量为349种,占61.6%,同比增长的产品数量上升了一成多,体现出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的力量有所增强。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企业效益状况有所好转。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421.5亿元,同比增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