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强基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计划2016年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环境,引导各类要素向工业基础领域集聚。同时,推动重点领域发展,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重点突破40种左右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继续开展重点产品示范应用,实施重点基础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促进整机和基础技术的协同发展等。
完善协同推进机制
根据《实施方案》,今年相关部门将着力探索完善工业强基工程的协同推进机制,在“四基”重点领域突破、重点产品和工艺示范应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为“十三五”做好谋局开篇。
重点工作包括,支持咨询机构组织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单位研究梳理“四基”发展重点,编制发布《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6年版)》,引导各地区、有关企业协同推进“四基”产业发展。鼓励“四基”产业集聚发展,2016年创建1~2家“四基”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委托中国工程院开展工业强基战略第二阶段研究。加强政策储备,引导形成重视基础、有利于基础发展的政策氛围。
围绕《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明确的“十大领域四基‘一揽子’突破行动”,根据产业发展基础选择部分重点方向,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一批示范项目。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重点支持机器人“三大件”、高端传感器等方面。关键基础材料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用高端材料、特种陶瓷等材料。先进基础工艺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制造、精密及超精密加工等工艺。
此外,组织实施“一条龙”应用计划。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IGBT器件、轨道交通轴承等“一条龙”应用计划。
加大“四基”领域投入力度
《实施方案》要求相关方面要发挥好《工业“四基”发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