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光伏产品产能过剩,海外市场遇阻之后,另一新能源产业风电设备行业也面临同样的危机。
“今年我国风电行业将从‘以市场换技术的时代’迈进‘设备技术百花争艳的时代’,风电制造业也将随之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贺重阳,对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过剩行情如是分析。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电力行业主管韩春霞,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风电装备的出口还主要集中在零部件出口方面,未来应鼓励通过开展并购、投资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走出去’,通过风电开发商、设计咨询单位、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等强强联手,共同实现整个风电产业‘走出去’。”
低端制造过剩
“美国发起对我风电塔筒的‘双反’调查,给我国风电设备企业敲响了警钟。虽然现在受到的影响有限,但从侧面可以看出,我国风电设备产业已经出现了国内很多行业出现的通病——产能过剩。”贺重阳说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能生产风电整机的企业有80家,如果以每个企业50万千瓦的制造能力来计算,一年的产能就是4000万千瓦,但是中国目前的市场容量只有1000万千瓦,产能明显过剩。
来自国家发改委网站的信息显示,去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增至6273万千瓦 ,排名全球第一,而国内新增装机容量同比下降约7%,出现近10年来首次“负增长”。自去年以来,国内风电产业遭遇滑铁卢,过剩的阴影笼罩着全行业。
贺重阳认为,我国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只是低端产品存在的问题。近几年低端产品市场由于盲目的资金投入,产能大幅增长,国内市场已出现完全的供大于求。盲目投入造成产能过剩是必然的,可影响远非如此,无序竞争、产品竞争力下降、行业利润空间缩小等许多不利于行业发展的问题接踵而至。反观高端产品市场,情况截然相反,设备多从国外引进,国内市场明显供不应求。
山东省商务厅机电进出口办公室副主任臧仁峰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风电设备的高端技术依然掌握在欧美等国家手里,山东的风